很多人不清楚金相顯微鏡的分辨率與放大率的區(qū)別,下面整理了一些關于金相顯微鏡的分辨力與放大率及有效放大率的相關資料。
金相顯微鏡的分辨率是指能被顯微鏡清晰區(qū)分的兩個物點的zui小間距,又稱"鑒別率"。其計算公式是σ=λ/NA, 公式中σ為zui小分辨距離;λ為光線的波長;NA為物鏡的數(shù)值孔徑??梢娢镧R的分辨率是由物鏡的NA值與照明光源的波長兩個因素決定。NA值越大,照明光線波長越短,則σ值越小,分辨率就越高。要提高分辨率,即減小σ值,可采取以下措施:(1)降低波長λ值,使用短波長光源。(2)增大介質(zhì)n值以提高NA值(NA=nsinu/2)。(3)增大孔徑角u值以提高NA值。(4)增加明暗反差。
金相顯微鏡的放大率中有效放大率,由于經(jīng)過物鏡和目鏡的兩次放大,所以顯微鏡總的放大率Γ應該是物鏡放大率β和目鏡放大率Γ1的乘積:Γ=βΓ1,顯然,和放大鏡相比,顯微鏡可以具有高得多的放大率,并且通過調(diào)換不同放大率的物鏡和目鏡,能夠方便地改變顯微鏡的放大率。放大率也是顯微鏡的重要參數(shù),但也不能盲目相信放大率越高越好。顯微鏡放大倍率的極限即有效放大倍率。分辨率和放大倍率是兩個不同的但又互有聯(lián)系的概念。關系式:500NA<Γ<1000NA。當選用的物鏡數(shù)值孔徑不夠大,即分辨率不夠高時,顯微鏡不能分清物體的微細結(jié)構(gòu),此時即使過度地增大放大倍率,得到的也只能是一個輪廓雖大但細節(jié)不清的圖像,稱為無效放大倍率。反之如果分辨率已滿足要求而放大倍率不足,則顯微鏡雖已具備分辨的能力,但因圖像太小而仍然不能被人眼清晰視見。所以為了充分發(fā)揮顯微鏡的分辨能力,應使數(shù)值孔徑與顯微鏡總放大倍率合理匹配。
以上是關于金相顯微鏡放大率與分辨率的相關內(nèi)容,大家了解了嗎?顯微鏡的參數(shù)很多,需要了解的也不少,因此不熟悉顯微鏡的朋友,在選擇顯微鏡的時候不知道從何下手,博越儀器給大家提供免費的選型服務,詳情可咨詢博越儀器客服。